一直以為寶藏巖交通不便,四點要回到學校的任務很難達成,

這樣根深蒂固的錯誤印象差點讓我錯過帶小樹們走訪這美麗聚落的機會。

好在,這組小樹因某個原因將地點改到這裡,就這樣陰錯陽差的來到了寶藏巖

在雨天。

 

是的。

好不容易來到,卻下雨,

DSC08953.jpg

懊惱中遇到微笑雲朵,忍不住笑了出來,

想想其實也無須懊惱,

雨中,生活依舊如常,沒甚麼。

DSC08994.jpg

 雨天的寶藏巖,暗暗淡淡靜靜,

孩子們多彩的身影與飄盪在蜿蜒山徑裡的嘰喳聲,

給小小山城帶來許多熱鬧與生氣~^^

DSC08938.JPG

 是說,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呀?

怎會高高低低樓梯小徑串成這聚落呢?

這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光聽「寶藏巖」這樣的名字,覺得應該有.......寶藏?寺廟?山洞?

的確有廟,就叫寶藏巖。

DSC08924.JPG

這寶藏巖是清朝時沿著新店溪在此上岸的泉州移民所建,

是依山傍水的山邊廟宇,所以有「巖」這個字。

從清朝開始,這座祭拜觀音的寺廟就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

 

而這座廟的週邊,有很長的時間都只有約三、五戶人家,

其餘都是因位處高地而建的與軍事有關的設施或兵舍等,算是軍事要地。

1960年代開始,禁建令鬆綁,

因駐軍或因戰爭來到台灣的榮民老兵和家屬因尋找住所,身邊又沒太多盤纏,

於是在寶藏巖周遭開始蓋違建,軍方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了。

 這些違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十幾戶到1980年代的兩百多戶,

密密麻麻的蓋滿了整個山頭。

DSC03452.JPG

因為整個區域本來就小,房屋幾乎一戶挨著一戶,

也因為沒什麼錢,都是就地取材自行搭建平房,

我倒覺得物資與金錢缺乏的年代,人的創意反而可以無限發揮。^^

 

兩百多戶人家就這樣在小小的山頭緊密且相互依靠彼此照顧的生活著,

而緊鄰著的公館地區,因台北都會區的擴展,

在1960到1980年代快速的發展成為熱鬧繁華的「公館商圈」,

於是,停滯殘舊的「寶藏巖聚落」與飛快發展的「公館商圈」漸漸成為兩個世界。

DSC08936.JPG

所以從1980年起,市政府就因為整頓市容的理由想拆除寶藏巖聚落,

但原本安住著的居民,強制拆除後他們要到哪兒生活?

 

幾經居民的抗議陳情、社運人士及文史團體的奔走,

推動了一連串的聚落保存運動,

DSC08926.JPG

 

終於在2004年,這裡被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方式被保存下來,

藝術家進入仍有多戶老兵居住的社區,在荒廢的空屋與開放空間展開藝術活動。

DSC08921.JPG

 

2006年初,台北市政府積極籌劃「寶藏巖行動藝術村」活動,

著名媒體「紐約時報」還將寶藏巖列為臺北市最特殊的景觀之一。

DSC08988.JPG

 

2006年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程,

 

DSC08930.JPG

 

2010年10月2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營運,

用「藝術」與「居住」共構來活化保存寶藏巖聚落,

自此,寶藏巖聚落多元豐富的樣貌與新的生命力就此開啟。

DSC08932.JPG

 所以,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獨特的聚落,

體會當時緊迫著想找到一塊地安住的人們,

是怎樣努力的為家人蓋起一棟雖小卻可以遮風擋雨的窩。

DSC08933.jpg

 

 

從公館捷運站出來,就是熙熙攘攘的公館商圈,

一路跟著往寶藏巖的指標走,不久就會看到入口,的確有著爬小山的坡度。

DSC08917.JPG

入口處的壁畫,完整呈現了即將看到的寶藏巖聚落,挺像藏寶圖的,讓人期待~^^

 

經過了古蹟寶藏巖寺廟,就進入了寶藏巖聚落,

心頭不知怎的湧起了一股感動~

DSC08939.JPG

 

我想的是當初辛苦建立家園的人們,樂天知命的在此生活著,

不論如何,總是一個家,有個歸屬。

DSC08958.JPG

 

依山而建的房子,

在曲折蜿蜒的的小徑中櫛比鱗次完全不浪費空間的互相依靠著,

DSC08967.JPG

他的屋頂可能就是我的前院,

你的牆也是我的牆。

DSC08941.JPG 

雖然路徑彎來繞去的非常複雜,

DSC08961.JPG

但完全不用怕會迷路,

反而是一個轉彎就是一處驚喜。

 

比如這棟,

DSC08956_副本.jpg

 

改建成青年會所,

DSC08955_副本.jpg

可以提供來此活動的藝術家或民眾體驗一下五星級VIEW的老屋民宿感。

 

 

往上一直走到聚落最頂處,

再爬上極陡的階梯,

DSC08964.JPG

露臺屋頂上兩把椅子惹我發笑,

若是晴天,我一定直接坐下定住不動,

曬太陽看綠樹感覺風吹,放空到心滿意足為止。

 

 

繼續隨走漫步,

非假日關著門沒有營業的手做小店依舊散出溫馨~

DSC08971.JPG

 

而另一扇窗上掛著奔騰美麗的雕刻藝術。

DSC08970.JPG

 

一個轉身,

又撞見剔透的淡雅,

DSC08979.JPG

小小的,隨風雨舞動著~

 

 

又一個轉彎,

喜見與聚落融在一起的老樹,

DSC08980_副本.jpg

 

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延展著,

DSC08982.JPG

 帶著一股與居民爭地盤的賣力感~

讓我很想緊握拳頭跟他說"加油加油!" XD

 

 

想休息時,

有間尖蚪可以待(呆)著。

DSC08951

 

一樣是階梯進門,

DSC08944.JPG

 

一樣是斗室,

但已經有著不一樣的空間氛圍,

DSC08946.JPG

 點杯咖啡,透過方窗遠望或寫寫字看看書,

或甚麼也不做,

靜靜的消磨一下午。

 

 

其實,我更偏愛這個地方,

DSC08987.JPG

 大樹下,

一張椅子,

無障礙的視野,

多麼奢侈的享受。

 

 

開始往山下走,

DSC08985.jpg

 越來越習慣不斷出現不斷延伸的階梯步道,

這就是寶藏巖聚落生活的一部份。

 

 

看到郵政代辦所,

DSC08990.JPG

看著兩位小樹興奮的蓋著紀念印章,

想著這應該曾是榮民老兵們將思念寄往對岸的依靠站呀~

 

DSC08992.JPG

燈光下,

彷彿見到他們正仔細貼上郵票的身影,殷殷期盼著早日收到那回寄的思念。

 

 

 

 能留下這樣的聚落

可以感受歷史的曾經,

真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寶藏巖 聚落保存 藝術村
    全站熱搜

    Big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